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舟山聚焦

文化礼堂成了“课堂” “开学第一课”乡味十足

2022年09月03日 08:55 来源:舟山日报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先抓一把细沙,再均匀地撒在沙台上,用手指抹出形状……”日前,在普陀区朱家尖街道樟州文化礼堂,孩子们尝试了撒沙、铺沙、点沙等沙画技巧。一幅幅富有童趣、充满朝气的主题作品图案跃然“沙”上。“大饱眼福,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有趣极了!”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直呼过瘾。

  开学前夕,市委宣传部组织发起的“开学第一课”进礼堂活动,得到全市各地文化礼堂的积极响应。不进校园、不捧课本,而将课堂搬到文化礼堂,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更助力“文化礼堂+”建设。

  赓续红色根脉,厚植爱国情怀。8月30日,“青岑·港理”宣讲团宣讲员杨若涵来到定海区岑港街道文化礼堂中心站,为20余名青少年上了一堂开学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通过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生们深深感受到和平年代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普陀区桃花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则走进公前文化礼堂观看红色纪录片《使命》。观影结束后,来自沙岙村文化礼堂、对峙村文化礼堂、塔湾文化礼堂、茅山文化礼堂的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许愿瓶、许愿纸条等,让大家写下对新学期的期许,展望美好的未来。

  眼下,正值岱山沙洋花生的丰收季。8月28日,岱山县岱东镇沙洋村的田头,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农民”。孩子们顶着烈日、挽起裤腿,有模有样地拔根、脱土、装筐……沉浸式体验花生采收过程。这是由岱山县家庭成长促进会、岱东镇沙洋村文化礼堂、龙头村文化礼堂联合主办的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从而更加了解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体会劳动意义的还有定海区金塘镇的孩子们。在金塘镇大浦村文化礼堂“阳光田园”实践基地,6月中旬种下的玉米、花生等作物已成熟。该镇组织开展“守护海娃·点亮童年”文化礼堂活动,岛内的留守、困境儿童在东海渔嫂“爱心爸妈”陪伴下采摘农作物,用劳动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快乐。

  各地文化礼堂还以感受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别具一格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普陀区东港街道将非遗文化活动“搬”进陈家后村文化礼堂。活动中,老师讲解了刺绣工艺起源、民间刺绣种类等知识,并指导孩子尝试刺绣。普陀区六横镇的“开学第一课”则以“感受渔风民俗,领略海洋文化”为主题,孩子们走进六横镇台门社区文化礼堂,参观了大对渔船、大捕渔船、绿眉毛渔船等模型,了解鱼汛知识。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渔家先辈们不畏困难的闯海精神,增进了对民俗文化的了解。

原链接: 作者:记者 王菲 通讯员 周萱黎    

掌尚舟山客户端

此新闻可在《掌尚舟山》APP同步收看,扫码下载随时阅读舟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