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答卷
强国必先强军,兴军方可安邦。退役军人工作事关强国兴军大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事关广大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事关千万退役军人的家庭福祉。
2018年底,随着一段红绸缓缓揭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成立,意味着我市退役军人工作开启新的纪元。
从一起步,从无到有。三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奋力开创全市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全市先后建成“四级五有”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439家,累计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201人,开展“情系百姓·关爱功臣”义务巡诊活动36场次,举办退役军人、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19场次……一组组数字,定格下一个个奋斗足迹,也将情和暖印刻进每一位退役军人的心里。
我市先后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普陀退役军人创业园服务中心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省唯一……军民一心,鱼水相依,筑起舟山发展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细微之处
彰显“尊崇之光”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去年重阳节前夕,新城滨海湾游船上,34名60岁以上的退役老兵齐声高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在岱山当了二十多年兵。 ”62岁的周维江说,他是河北人,但舟山早已是他第二个家,几十年来他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如今眼前的美景正是重阳节最好礼物。
游船活动只是我市退役军人工作的一个缩影。“三年来,我市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先进典型选树机制,大力开展英雄烈士褒扬纪念活动,营造尊崇英雄烈士、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去年,浙江省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我市退役军人、定海畚金针织服装厂厂长李海军获评全省“最美退役军人”,展现了海岛退役军人敢为人先、敢打硬仗的勇气和魄力。
疫情来袭,主动出战;科技创新,积极作为;深耕基层,甘愿奉献……三年来,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退役军人,杨玉斌被评为全省首位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吴德仁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余建国等5人获评全省“最美退役军人”,毛伟平等3人获评全省“模范退役军人”,戴军磊、何斌荣获全省“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三年来,让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更舒心,一直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初衷所在。该局成立以来,按照“五有”要求,相继建成439个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切实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其中,129家和50家分别被命名为全国“示范型”和全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
“不论是待遇问题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我们都会依照相关政策规定,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岱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双拥之城
谱写鱼水赞歌
东极,是著名歌曲《战士第二故乡》的诞生地,这里军歌嘹亮,鱼水情深。
2017年,“荣誉岛民”尹元超退伍后,选择留在庙子湖岛开民宿。“在东极多年,对东极各岛都有很深的感情,我的心已经扎根在了这里。 ”尹元超说:“现在,我还会协助政府开展巡逻、调解等各项工作,希望以另一种方式守护海岛安宁。 ”
“荣誉岛民”是普陀区东极镇政府给曾经在岛上服役的退役军人的特殊荣誉,每年他们到东极可报销一次来回船费和岛上住宿费,在东极创业的“荣誉岛民”也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自2007年至今,已有400余名退役军人被授予“荣誉岛民”称号。同样,在嵊泗服役过的老兵享有“老兵之家”免费接待、旅游景点免费参观、客运票价优惠以及回嵊全程绿色通道等待遇,已惠及1360余人。
每一份荣誉背后,都凝结着军人的无私奉献,承载着全社会的尊崇。“儿子当兵,我跟着沾光。 ”2020年的一天,定海区盐仓街道农村现役义务兵谢永常的父亲谢家浩来到区中心医院参加免费体检。
看似平常的一件事,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现役军人的关怀,也是我市深入开展拥军优属的重要举措。
三年来,我市突出服务强军备战鲜明导向,切实把握双拥创建工作的新要求,持续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市、县(区)两级成立10支拥军支前工作队伍,为深化新时代双拥共建工作特别是强化服务备战和支前保障提供人才和组织保证;
围绕实战化训练需求,建立“全链条”综合保障机制,全力支持部队濒海训练,保障驻训官兵;
2018年以来,先后协调相关部门通过置换、划拨等方式,腾出建设规划用地,有效保障部队医院、机场、码头、综合训练场等工程顺利落地……
这片拥军热土上,处处涌动着军爱民、民拥军的热流,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乐章。
“雁阵”效应
助力就业创业
“开办企业时,我只提供了一张身份证,剩下的手续他们都帮我搞定了。 ”说起2019年创业之初,便捷的办事流程,依旧让军嫂王蕾印象深刻。 2010年,她跟随丈夫来到舟山安家,后来在定海区海洋科技产业园的支持下,王蕾成为创业军嫂中的一员。如今,她的企业渐入佳境,公司已有20余位员工,业务遍及金塘、册子、朱家尖等地。
“军嫂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政策掌握不全面、办事手续不清楚等问题,因此我们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化运行模式设立了军嫂创业园。”定海区海洋科技产业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与园区共同研究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为军嫂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舟山市驻舟部队随军家属就业服务中心还专门开设了随军家属创业培训班,帮助她们提升创业技能。
把退役军人视为重要的人才资源。2017年12月,探索成立的全国首家由政府直接主导的舟山市普陀退役军人创业园,出台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20条”优惠政策,目前,园区共吸引了来自全国13个省市区的82支退役军人创业团队入驻,带动就业1750余人,形成了“创业一个、带动一片”的可喜局面。
“军创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由我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浙江易航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德仁选送的参赛项目在全国、全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分获二等奖和一等奖,还参与并圆满完成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上升段的海上应急搜救任务。
去年年底,我市授牌成立了首批12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聘任了首批18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帮助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今后,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思想观念、思维视野、知识技能、政策法规等方面服务。”受聘担任就业创业导师的浙江舟山科成制药公司董事长毛伟平表示。
一项项优惠政策、一场场招聘会、一次次牵线搭桥……三年来,我市积极发挥各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创业导师团队、就业创业榜样人物的“雁阵”效应,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驶入“快车道”。
此外,“阳光安置”助力退役军人“华丽转身”。我市根据时间节点,做好安置政策宣讲、档案审核赋分、安置对象笔试、选岗、退役军人报到接收等工作。数据显示:三年来,我市累计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201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209人。
图说成绩
2019年6月,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439个。到2021年底,朱家尖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等129家和岱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50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分别被命名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和全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三年来,我市累计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军官201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209人、军休干部55人。
三年来,联合东部战区海军医院开展“情系百姓·关爱功臣”义务巡诊活动36场次,为优抚对象及困难群众诊疗42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12万余元。
三年来,累计举办退役军人岗前教育培训12场次,举办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班19次,开展灵活就业项目性培训142人次,举办退役军人、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19场。
2019年,我市退役军人杨玉斌和吴德仁分别被授予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和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三年来,我市共有89名退役军人获得国家、省、市、县四级“最美退役军人”“模范退役军人”等表彰奖励102次,杨玉斌等7人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0次。
三年来,我市第八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第九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殊荣。 8家军地单位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单位,7名军地个人获评全省双拥模范个人。普陀退役军人创业园服务中心、驻舟海军竺可桢船和东部战区海军医院医师沈泉分别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和全国“拥政爱民模范”。
未来画卷
尊崇之光闪耀千岛,退役工作步履不停。未来5年,我市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将挖掘特色亮点,保持创造张力,聚力打造千岛“拥军之城”,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舟山辨识度的成果,全力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大力实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质升级工程,持续推进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力争所有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50%以上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15%以上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达到新时代 “枫桥式”标准。
——双拥名城地位更加巩固。深入推进新时代双拥共建工作,持续聚焦服务备战打赢,进一步解决官兵“三后”问题,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情系边海防官兵等活动,积极打造“崇军联盟”,着力营造“岛城处处有双拥”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树立尊崇军人、敬重英雄的鲜明导向。
——安置就业工作更加有力。健全退役安置工作“全过程”跟踪督导体系,全面推行“阳光安置”模式,着力提高移交安置工作质量,确保军转干部安置到公务员(含参公)岗位、转业士官安置到事业单位比例稳中有升,确保符合条件随调家属、军休干部(士官)稳妥安置,力促部队、安置单位、退役军人“三满意”。
——尊崇关爱氛围更加浓厚。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机制,让“最可爱的人”受尊重、有地位。加强我市抚恤优待各项政策与上级顶层设计的统筹衔接,着力提高兜底保障水平,确保共同富裕路上退役军人“一个都不少”。
阅卷回音
光荣使命一肩挑
为强军当后盾,为发展聚英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挑起的担子,两头都不轻。
悉心服务、有力保障、妥善安置,军人的第二故乡春满园。尊崇赋激情、帮扶添动力,让退役军人脱下军装还是兵。于是,创新创业重新起步走,经济建设还当排头兵。
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摄影记者 张磊